

面對全球供應鏈風暴,PIMQ拼起科技攜台灣製造經驗進軍越南
在供應鏈重組的浪潮中,PIMQ拼起科技將深耕台灣製造業的數據治理與碳排管理經驗帶進越南市場,協助當地工廠從紙本作業邁向數位轉型。透過模組化系統與在地輔導機制,PIMQ不僅輸出SaaS工具,更輸出製造現場的轉型方法論,打造首批示範工廠,落實數據中台與永續治理,成為連結台越產業的新橋樑。......
2025年4月18日
PIMQ CRM
以數據韌性打造新一代彈性供應鏈
隨著美國於 2025 年 4 月 2 日公告新一波關稅政策,全球製造供應鏈再次陷入重整壓力。從 AI 伺服器、ICT 到中高階零組件,針對中國與周邊供應鏈的稅制調整,迫使企業重新考量製造據點配置與供應鏈彈性。
對長期仰賴「台灣接單、中國/越南製造、出口歐美」的台灣製造業而言,全球供應鏈正從集中走向分散、從成本導向走向透明與永續並重的新秩序。
在這股浪潮中,製造數位轉型專家 PIMQ拼起科技 宣布進軍越南市場,將其服務於 14 大製造產業的數位稽核、數據中台、能源管理與 ESG 系統導入經驗,複製到東南亞製造核心,協助在地供應鏈全面接軌國際標準。
PIMQ 創辦人林香君表示:「供應鏈彈性不是拆工廠,而是讓數據能夠彈性流動。我們協助企業將製造流程『容器化』,讓品牌可以快速切換供應來源,應對關稅、能源、原料等多變風險。」

東南亞成為供應鏈再佈局核心
以運動休閒產業為例,國際品牌迪卡儂(Decathlon)已明確要求「生產在地化」,要求供應商在地製造、就近交貨。越南因其製造基礎成熟、人力成本與地理優勢,成為品牌供應鏈重構的核心基地。
但工廠搬遷只是第一步,關鍵在於是否能實現「數據上雲、供應鏈可視、能源能控」。
PIMQ拼起科技 除了長期協助品牌通過稽核,更與迪卡儂指定的越南中型整車製造商 ASAMA(鎧曄集團)展開合作,自採購、製造到 ESG 稽核流程進行系統整合,並預計將標準化模式推廣至超過 100 家在地供應商。

實踐「容器化製造」與「數據中台」兩大戰略
PIMQ 拼起科技提出兩大核心供應鏈轉型架構:
一、容器化製造架構:建立可彈性切換的模組化生產邏輯,快速因應訂單移轉與市場需求。
二、數據中台建設:透過模組化 SaaS 平台,打通供應鏈各節點數據流,強化稽核應對與資訊決策能力。
兩大策略已在台灣多家製造業實現落地。
名佳利金屬導入自動化與能源模組,實現碳排監控、無人工廠與辦公室遠端數據管理。
鋐光實業實踐跨國產線整合,一條龍彈性佈局,具備即時切換供應基地、迅速回應稅制與訂單變動的能力。
電力風險成為新競爭指標
越南北部地區近年曾面臨限電與電價調升挑戰,企業營運風險明顯升高。PIMQ 能源模組可即時預警異常耗電、分析尖峰用能,並納入碳排與綠電轉換資料,協助企業預測與控制能源成本。

從稽核因應到數據主動:供應鏈升級的新起點
林香君指出:「過去工廠總是被動應對稽核,現在,企業要具備的是主動掌握與運用數據的能力,才能真正參與全球供應鏈競爭。」
PIMQ拼起科技 將於 2025 年 4 月中在越南舉辦《供應鏈數位轉型與永續治理論壇》,首度揭示其越南在地化團隊與模組化產品線。論壇將邀集製造商、品牌商與產業協會代表,共同探討如何從「被要求因應」轉向「主動治理數據」,打造真正具備彈性與韌性的亞洲供應鏈新典範。